联系人: | 杨经理 |
电 话: | 0317-7696987 |
传 真: | 杨经理 |
邮 编: | 061600 |
邮 箱: | 1002168888@qq.com |
服务热线: | 0317-7696987 |
当前位置:首页专利查询广州达意隆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专利正文
一种灌装机的排气结构,通过实现分步排气,避免因排气过快而导致的灌装瓶内产生泡沫溢出,来提升灌装工作效率;而由于仅仅通过一个阀杆动作便实现了分步排气,因此,大幅简化了排气结构,结构更简单,维护更加便利;另外,由于使用的密封件大幅减少,因此,可以避免细菌滋生,保障灌装质量。
在进行含气液体灌装完成后,灌装瓶内的气体压力与缸内气体压力一致,此时,气阀、液阀关闭,保持灌装静置状态,如快速泄压,则会使灌装瓶内产生大量的泡沫,泡沫容易溢出,降低灌装效率。为解决上述问题,在灌装机上设置两组排气结构,通过机械导轨依次压下两组排气结构的阀杆,使气体依次通过不同口径的排气孔分别进入两组排气结构中,再经过与两组排气结构连通的出气口排出,然而,该种排气结构的结构复杂,密封件多,因此,在密封件处容易产生细菌滋生,影响灌装质量,而阀杆与阀座之间配合长度较长,阀杆在阀座中做往复运动,长此以往,阀杆与阀座配合面容易磨损,致使阀杆在阀座中往复运动不畅,进而损坏密封件,造成灌装系统漏气,含气灌装无法进行。
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、避免灌装质量受影响、提高灌装工作效率的灌装机的排气结构。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灌装机的排气结构,包括连接在料缸下方的阀座,阀座上安装有阀杆套,所述阀杆套端面上设置有第一通孔,所述阀座上设置有与灌装头内部连通的第二通孔,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对应端连通,可相对阀杆套移动的阀杆的一端由阀杆套上的第一通孔穿入,所述阀杆套上靠近第二通孔的第一通孔一端内安装有固定座,固定座与阀杆套第一通孔的端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,所述固定座端面上设置有与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三通孔,所述阀杆上设置有环状凸起,所述环状凸起与固定座之间设置有压簧,压簧的一端抵在环状凸起的端面上,另一端抵在固定座端面上,所述阀杆上还设置有环形凹槽,环形凹槽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,所述插入阀杆的阀杆套一端的内壁上设置有导向凸台,压簧在自然状态下,推动阀杆朝向阀杆套上的导向凸台移动,使阀杆上的第二密封圈与导向凸台的壁面相抵,所述阀杆背离固定座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分步排气的排气结构。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灌装机的排气结构,在不需要排气状态下,即在压簧处于自然状态下,阀杆上第二密封圈与阀杆套内的导向凸台的壁面相抵,同时,由于固定座与阀杆套第一通孔的端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,因此,进一步实现有效密封;在需要进行排气时,通过机械导轨按压阀杆,从而阀杆朝向固定座方向移动,同时,压簧受力压缩,此时,随着阀杆的移动,使第二密封圈与阀杆套内的导向凸台的壁面脱离,由于阀杆背离固定座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分步排气的排气结构,因此,在第二密封圈脱离导向凸台侧壁后,则开始进行分步排气,通过实现分步排气,避免因排气过快而导致的灌装瓶内产生泡沫溢出,从而提高灌装工作效率;而由于仅仅通过一个阀杆动作便实现了分步排气,因此,大幅简化了排气结构,结构更简单,维护更加便利;另外,由于使用的密封件大幅度减少,因此,避免细菌滋生,保障灌装质量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(不需要排气状态)。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(第一步排气状态)。图3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(第二步排气状态)。图4为图3的A部分局部放大图。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灌装机的排气结构,如图1至图4所示,包括连接在料缸1下方的阀座2,阀座2上安装有阀杆套3,所述阀杆套3端面上设置有第一通孔4,所述阀座2上设置有与灌装头内部连通的第二通孔5,所述第一通孔4和第二通孔5的对应端连通,可相对阀杆套3移动的阀杆6的一端由阀杆套3上的第一通孔4穿入,所述阀杆套3上靠近第二通孔5的第一通孔4一端内安装有固定座7,固定座7与阀杆套3第一通孔4的端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8,所述固定座7端面上设置有与第一通孔4连通的第三通孔9,所述阀杆6上设置有环状凸起10,所述环状凸起10与固定座7之间设置有压簧11,压簧11的一端抵在环状凸起10的端面上,另一端抵在固定座7端面上,所述阀杆6上还设置有环形凹槽12,环形凹槽12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13,所述插入阀杆6的阀杆套3一端的内壁上设置有导向凸台14,压簧11在自然状态下,推动阀杆6朝向阀杆套3上的导向凸台14移动,使阀杆6上的第二密封圈13与导向凸台14的壁面相抵,所述阀杆6背离固定座7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分步排气的排气结构。所述排气结构为设置在阀杆6背离固定座7一端的侧壁上的多个扁位15,多个扁位15的长度呈递减状态,多个扁位15分别与导向凸台14内壁之间形成间隙,压簧11受力压缩状态下,多个间隙与阀杆套3内腔连通;或者所述排气结构为设置在阀杆6背离固定座7一端的侧壁上的多个内凹槽,多个内凹槽的长度呈递减状态,压簧11受力压缩状态下,多个内凹槽与阀杆套3内腔连通。由于所述的多个扁位15或多个内凹槽的长度呈递减状态,因此,在压簧11受力压缩过程中,有些间隙先与阀杆套3内腔连通,有些间隙则后与阀杆套3内腔连通,实现分步排气,以控制排气泄压的速度。所述扁位15或内凹槽有两个,在保证有效排气泄压前提下,简化阀杆6的加工工艺。所述长度较短的扁位15与导向凸台14内壁之间的间隙宽度大于长度较长的扁位15与导向凸台14内壁之间的间隙宽度;所述长度较短的内凹槽的深度大于长度较长的内凹槽的深度。通过上述设置,长度较长的扁位15与导向凸台14之间的间隙或者长度较长的内凹槽首先与阀杆套3内腔连通,由于其与导向凸台14之间的间隙较小,因此,排气速度较慢,避免急速泄压而导致灌装瓶内生成泡沫,此为第一步排气;随后,当长度较短的扁位15与导向凸台14之间的间隙或者长度较短的内凹槽与阀杆套3内腔连通后,由于间隙增大,因此,进一步加大排气速度,以提高生产效率。所述内凹槽为尖角槽,所述扁位15为平面或者为由内至外逐渐倾斜的斜面。所述环状凸起10的外直径大于导向凸台14的孔径,从而避免在压簧11复位时阀杆6因弹力作用而脱离阀杆套3。
一种灌装机的排气结构,包括连接在料缸(1)下方的阀座(2),阀座(2)上安装有阀杆套(3),所述阀杆套(3)端面上设置有第一通孔(4),所述阀座(2)上设置有与灌装头内部连通的第二通孔(5),所述第一通孔(4)和第二通孔(5)的对应端连通,可相对阀杆套(3)移动的阀杆(6)的一端由阀杆套(3)上的第一通孔(4)穿入,其特征是:所述阀杆套(3)上靠近第二通孔(5)的第一通孔(4)一端内安装有固定座(7),固定座(7)与阀杆套(3)第一通孔(4)的端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(8),所述固定座(7)端面上设置有与第一通孔(4)连通的第三通孔(9),所述阀杆(6)上设置有环状凸起(10),所述环状凸起(10)与固定座(7)之间设置有压簧(11),压簧(11)的一端抵在环状凸起(10)的端面上,另一端抵在固定座(7)端面上,所述阀杆(6)上还设置有环形凹槽(12),环形凹槽(12)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(13),所述插入阀杆(6)的阀杆套(3)一端的内壁上设置有导向凸台(14),压簧(11)在自然状态下,推动阀杆(6)朝向阀杆套(3)上的导向凸台(14)移动,使阀杆(6)上的第二密封圈(13)与导向凸台(14)的壁面相抵,所述阀杆(6)背离固定座(7)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分步排气的排气结构。
1.一种灌装机的排气结构,包括连接在料缸(1)下方的阀座(2),阀座(2)上安装有阀杆套(3),所述阀杆套(3)端面上设置有第一通孔(4),所述阀座(2)上设置有与灌装头内部连通的第二通孔(5),所述第一通孔(4)和第二通孔(5)的对应端连通,可相对阀杆套(3)移动的阀杆(6)的一端由阀杆套(3)上的第一通孔(4)穿入,其特征是:所述阀杆套(3)上靠近第二通孔(5)的第一通孔(4)一端内安装有固定座(7),固定座(7)与阀杆套(3)第一通孔(4)的端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(8),所述固定座(7)端面上设置有与第一通孔(4)连通的第三通孔(9),所述阀杆(6)上设置有环状凸起(10),所述环状凸起(10)与固定座(7)之间设置有压簧(11),压簧(11)的一端抵在环状凸起(10)的端面上,另一端抵在固定座(7)端面上,所述阀杆(6)上还设置有环形凹槽(12),环形凹槽(12)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(13),所述插入阀杆(6)的阀杆套(3)一端的内壁上设置有导向凸台(14),压簧(11)在自然状态下,推动阀杆(6)朝向阀杆套(3)上的导向凸台(14)移动,使阀杆(6)上的第二密封圈(13)与导向凸台(14)的壁面相抵,所述阀杆(6)背离固定座(7)一端的侧壁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