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人: | 杨经理 |
电 话: | 0317-7696987 |
传 真: | 杨经理 |
邮 编: | 061600 |
邮 箱: | 1002168888@qq.com |
服务热线: | 0317-7696987 |
时间: 2024-08-09 15:52:57 | 作者: 乐鱼体育导航
民营经济大省广东,近期亮出了一张产业经济“新名片”——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召开的2023年三季度新闻发布会公布,全省累计培育国家
民营经济高水平发展,是推动更多企业迈向“”发展道路的基础。佛山是全国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城市之一,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六成以上的GDP、八成以上的工业增加率、九成以上的公司数,民营经济“向新”,对于推动广东实现从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跨越、对于佛山高质量推进制造业当家,具备极其重大意义。
佛山怎么样才能做好营商环境的大文章,引导更多中小非公有制企业走“”发展之路?近期,南方日报专访广州市社科院城市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柳立子,她建议佛山持续营造公平市场之间的竞争环境,对企业诉求“对症下药”,引导民营经济发展“再向新”。
南方日报: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,广东民营经济高度发达,与其他经济大省相比,广东民营经济具有什么特点?发展存在哪些痛点和堵点?
柳立子:从去年各省份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来看,全国GDP总量前四位的广东省、江苏省、山东省、浙江省该项占比分别为50%以上、57.7%、51.8%、67%。另有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广东民营经济还贡献了全省70%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,80%以上的新增就业。这反映出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平衡发展的地区,做大做强经济总量更有优势。
但同时,从企业个体情况去看,广东非公有制企业发展水平仍有提升空间。根据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,上榜企业数量排名前四位的省份为浙江、江苏、山东、广东,其中,广东共有50家企业上榜,与本省GDP总量并不匹配,与浙江的108家、江苏的89家相比也有一定差距。
也就是说,虽然浙江民营经济总体量不及广东,但个体企业的发展水平更高、规模更大,在浙江的一些核心行业中,跑出了不少龙头民企。
这背后反映出民企发展空间的问题。经历了改革开放40余年的积累,广东国企基础好,获得了更充分的要素资源支持,在个别赛道上竞争优势更大。但也应当看到,民营企业的灵活性和市场反应力更强,在细分垂直赛道更容易出新出彩,我们要给予民企更多的宽容试错机会,构建民企与国企协调发展的生态。
南方日报:下半年以来,广东各地市接连出台政策落实扶持民营经济,你认为此轮政策有何亮点?
柳立子:今年8月,广州、佛山等城市均陆续发布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。
佛山政策有三方面值得关注。首要任务就是促进公平竞争。“佛山26条”提出了规范招投标和政府采购制度、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、支持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等措施,这些反映出政府看到了民营企业的困难,对症下药。其次是降低企业未来的发展的要素成本。针对土地、人才、融资等企业面临的“老问题”,“佛山26条”也专门提出强化要素支持,保障优质非公有制企业项目的用地需求等举措。第三是推动非公有制企业集群化提质升级,围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,支持非公有制企业承担国家、省和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,有利于激发民企“敢闯敢干”的精神,激活创新创业的活力,提升民营经济竞争优势。
总体来看,系列举措对于优化民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环境、提升社会认可度、形成积极的舆论导向,发挥出重要作用。
广州政策在大的方向上跟佛山是基本一致的,但也呈现出一些自身特点。比如,支持协会商会服务民营经济发展,加大财政支持力度,培育扶持整合一批品牌性协会商会,鼓励引导协会商会发挥资源链接等方面的优势。再如,对直播电商、跨境电商、社交电商等新技术、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,实行包容审慎监管。这些举措,与广州产业“向新”的趋势是紧密结合的。
柳立子:立足民营经济沃土,引导更多企业迈向“专精特新”发展之路,是广东由制造业大省迈向制造业强省的必由之路。
“专精特新”是以整体民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。一个地区民营经济底子好,更有利于激发涌现更多“专精特新”企业。广东制造业发达,众多中小型民营企业深耕产业链,强调精细分工、崇尚专业为王,对细节极致追求、对产品精益求精,已经成为一种产业基因和文化特质,作为民营企业的尖刀连,广东的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数目一直以来位居全国前列,相信在未来,这一优势会进一步扩大。
作为全国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,佛山也是一样,佛山发达的民营经济孕育了众多细分赛道的“隐形冠军”,它们正是支撑“小巨人”群体扩容提质的生力军。
柳立子:今年,我们调研走访了许多佛山企业,当中,30年来坚持深耕PET吹瓶模具研发制造的星联精密,深耕氮化镓基LED芯片和外延材料的国星半导体,都已跻身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之列,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。佛山企业的共性特质在于,对细分赛道“耐得住寂寞”,对技术研发领域舍得投入,在长期主义中取得独特优势。
从个体到群像,佛山产业分工极其细致,造就了众多“小巨人”企业,但也必须看到,当前佛山“小巨人”企业认定数量与省内相同经济体量城市、省外制造业城市相比,还存在较大差距。对此,佛山已出台相关实施办法,明确了“小巨人”企业倍增的时间表,我们相信,以佛山服务公司发展的诚意和执行力,推动“专精特新”企业集群式发展、长周期集聚,达成倍增目标,未来可期。